不可輕視的傳染病
皮膚疣檢查
馬上開始你的專業可信的醫療服務
提供皮膚疣相關服務
皮膚疣由人類乳頭瘤狀病毒(HPV)引起,屬過瀘性病毒感染,十分常見,幾乎每日都有病人因要脫疣而求診。全身都可以出現皮膚疣,常見為面部、頸部、手腳等。皮膚疣多數為啡色,也可以呈肉色,形狀多為不規則,有時與雀斑很相似, 但皮膚疣會突出,雀斑的表面是平面。
皮膚疣本身不痕不痛,但會越生越多,並會傳染給家人。臨床上病人可於手腳出現8至10粒,面或頸可以出現數十粒至逾百粒,亦曾有病人全身生疣近500粒。
生疣的位置通常最多病毒,有多種方法消滅皮膚疣,減低傳播他人的風險,如外用藥水,即使用強酸溶解皮膚疣,但要數個月才有成效。另有冷凍治療為噴曬液態氮,以殺死受病毒感染的細胞,適合用於大粒的皮膚疣上。
電灼需要進行局部麻醉,燒死受疣影響的細胞,但會造成較大的傷口,不適合用於太細粒的皮膚疣上。至於二氧化碳激光脫疣治療同樣要進行局部麻醉,可應用於大粒或細粒的皮膚疣上,傷口約一星期才會結痂。

一般疣種類參考
「疣」是一種具傳染性的皮膚病,因過濾性病毒人類乳狀病毒(HPV)感染皮膚表面導致。病毒會令表皮上的不正常角質增生,形成粗糙突起的小肉粒,多數不痛不癢,不會對健康構成嚴重威脅。
現時發現的 HPV 超過 100 種,而不同類型的 HPV 會引起不同的疣,常見的「疣」種類包括:
尋常疣
又稱普通疣,外觀呈圓形腫塊,表面凹凸不平,通常出現在面部、手和手指
扁平疣
外觀為微微隆起的腫塊,頂部平坦,邊界位清晰,色澤近似棕啡色或皮膚色,多數出現在面部、額頭和手背
性器疣
俗稱椰菜花,外觀與椰菜花相似,是一顆肉色小粒,常見於陰莖、陰囊、肛門、外陰周圍或陰道內。性器官的疣有可能變癌,其他不會變癌
香港皮膚科專科醫生




疣一般治療方法參考
病毒疣是一種表皮的病毒感染,不是全身系統性的感染,因此理論上應該是把感染病毒的組織清除乾淨就算治療成功了。
由於病毒疣是異常的組織增生,所以治療方式就圍繞著用什麼方法可以最有效、最沒有副作用地把感染、增生的組織處理掉。常見的治療方式有冷凍治療、電燒、外用藥劑以及手術切除這四大方向。

疣冷凍治療
利用液態氮的極度低溫讓受感染的表皮組織壞死,間接就可以去除病毒疣。目前液態氮治療有兩種使用方式。常見是用棉棒沾取液態氮之後加壓在病灶上,但缺點是比較難維持低溫。另外一種是使用噴槍噴射在病灶上。冷凍治療通常需要評估病毒疣的大小以及深淺,越大越深就會需要越多次的治療,但這樣的治療通常不會留下疤痕,是目前治療病毒疣的主流方式之一。
疣外用藥劑
最常用的成分是水楊酸,可以做成雞眼貼片或治疣液,讓民眾居家使用。主要是利用水楊酸來軟化被感染的角質,進而產生破壞,但務必依照醫囑使用,避免傷及正常的皮膚。
外用A酸也可以改善角化異常的情形。在診間有時醫師會使用三氯醋酸( TCA )直接點在患部,可更快速產生化學性燒灼的效果。另外新型的免疫調控劑 Imiquimod 對於病毒疣也有不錯的治療效果,比起酸類的成分更不具刺激性,因此適合使用在臉部的扁平疣、或者是肛門、外生殖器上的生殖器疣(菜花)。


電燒
通常會需要進行局部麻醉後,使用電燒器材直接將感染的組織燒掉。但缺點是會產生開放性的傷口,也比較疼痛,因此通常使用在難治的病毒疣。
例如反覆冷凍治療後,仍然持續復發病毒疣,通常代表病毒感染可能比較深,那使用電燒更強更深地破壞感染部位,就是個相對合理的做法。
疣手術切除
通常單一、體積較大的病毒疣,比較會考慮使用手術切除。好處是一次可以搞定,壞處則是需要局部麻醉,也需要後續的傷口照護。


二氧化碳激光療程
- 疣
- 脫癦
- 油脂粒
- 汗管瘤
CO2 為二氧化碳的激光治療法,利用遠紅外線領域的 1006nm 的波長激光。這個激光特別有被水容易吸收的性質,因此能被含有水份的東西吸收而產生熱度,自然地令表皮剝落,脫胎換骨為新的皮膚。
對粉刺等的良性腫瘤治療,非常有效。因能分解黑色素再除去,對斑點、雀斑、肝斑等的黑色素為皮膚基底層沉著了的東西也有效果。CO2 激光的光線透過皮膚表面,由熱度破壞黑痣異常色素細胞。
病毒疣該如何預防與照護?
疣具有傳染性,可以透過人與人的直接或間接接觸傳播。特別是公眾浴室、泳池及健身室,比如赤腳行走在泳池的地板上,或是使用公眾的浴巾、毛巾也會增加被感染的機會,所以切勿共用毛巾和其它用具。
一般來説,我們可以通過治療去除皮膚上的疣。但疣治療後普遍仍有機會復發。最大的原因是:如果患者不改變本身容易接觸到疣病毒的生活習慣,在治療疣後,仍然有機會重新感染而導致復發。
日常生活中,假如和患有疣的人士共用拖鞋或毛巾等私人物品,又或是在游泳池、健身室等潮濕環境赤腳行走,都有可能增加受感染風險。
另外,抵抗力下降也是因素之一,例如長者和正服用免疫系統抑制劑的長期病患者,就有較高機會患病。
有關疣治療常見問題
疣(warts) 是由人類乳頭瘤狀病毒(HPV) 這種過濾性病毒所引起,HPV 家族龐大,成員起碼過百種,當中約有60種不會致癌,但會誘發不同的疣。疣是長於皮膚表層的小肉粒,外形凸起及粗糙,可於身體任何皮膚生長,包括手、腳、頸、臉及頭皮,具傳染力。
其實疣多數會在數月或半年內自然消失,但對於持續、帶有病徵的疣,則建議考慮醫學治療以減低傳染性及改善外觀。
市面上用於處理疣的藥膏,多數都會含有濃度介乎 17% 至 40% 的水楊酸,旨在軟化和溶解皮膚表層的老廢角質。
使用前需先將患處用溫水沖泡 10 至 15 分鐘,並用沐浴球或浮石輕輕搓走表面死皮,然後才塗上藥膏。每天 1 至 2 次,持續 12 星期。
其它常用外塗藥物有咪喹莫特(Imiquimod),能局部加強皮膚的免疫力。
雖然從現在的醫學認知來說,疣不會進一步演化成有害的疾病,但很多人還是會因爲外觀問題、角質增厚造成行走疼痛和其他行動不便、或者是擔心傳染家人的原因而選擇進行治療。在醫學上,我們可以採用冷凍治療、電灼、二氧化碳激光治療或者一些物理性的方法比如手術刮除、貼紙等去進行脫疣治療。脫完疣後,患者需要特別留意自身的身體狀況以及生活習慣,避免讓疣有機會再生。
要想有效預防疣,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必須從生活習慣開始著手。如家人患有疣,應定時清洗浴缸及家中的地板,以減低傳染的風險。
人類乳頭瘤狀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 HPV)有過百種類,會感染人體的表皮與黏膜組織, 不同種類會導致不同的疾病,例如 2 型:普通疣 1、2 型:會引致腳部的足底疣 3 型:會誘發臉、手、四肢的扁平疣 6、11 型:會導致生殖器官濕疣,即是俗稱的椰菜花 16、18、31、45 型:會導致子宮頸癌、外陰癌及陰道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