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2 2850 5050

查詢熱線

即使健康的人也可以是肺炎球菌的帶菌者

肺炎球菌疫苗

馬上開始你的專業可信的醫療服務

提供肺炎球菌疫苗

肺炎球菌感染是由肺炎鏈球菌(肺炎球菌)引致的疾病。至今發現有90多種血清型的肺炎球菌,此細菌可引起多種疾病,常見的包括鼻竇炎、中耳炎和肺炎,亦可以引致嚴重甚至致命的侵入性肺炎球菌病,如腦膜炎、菌血症及敗血病,而幼兒及長者患上侵入性肺炎球菌疾病後病情通常較為嚴重。

肺炎球菌常見於健康人士的鼻及咽喉,主要經患者咳嗽和打噴嚏而產生的飛沫、與患者親密接觸或觸摸被這細菌污染的物件而傳播,潛伏期為約 1 至3 天。接種肺炎球菌疫苗是預防肺炎球菌疾病其中一種最有效的方法。

Medical Nurse Injecting Vaccine

肺炎球菌感染病徵

中耳炎

發燒、耳痛或有分泌物流出

肺炎

發燒、呼吸急促、發冷、帶痰的咳嗽

腦膜炎

發燒、頸部僵硬、精神昏亂

菌血症及敗血病

關節痛、發冷、冷顫

肺炎球菌種類及作用參考

目前主流的肺炎球菌疫苗有兩種,即23價肺炎球菌多醣疫苗(23價多醣疫苗)和13價肺炎球菌結合疫苗(13價結合疫苗),能增強對特定血清型的肺炎球菌的免疫力。

兩者均為滅活疫苗 ,即是以不具感染力的病毒粒子製成。23 價多醣疫苗包含較多種血清型,理論上提供了更廣泛的保護。但臨床研究顯示,結合疫苗能產生更強的免疫力。23 價多醣疫苗不適用於2 歲或以下的幼兒。

現時,世界衞生組織並無表明應優先選用哪一肺炎球菌結合疫苗。如您不清楚哪種疫苗更適合您或您的家人,請向醫護人員查詢。

十三價疫苗 (PCV 13)
二十三價疫苗 (23vPPV)
適用人士
6星期以上的幼兒及成人
2歲或以上高風險人士
血清型數目
13種 (可覆蓋抗藥性血清型6A及19A)
23種 (不覆蓋血清型6A)
接種方式
肌肉注射
肌肉注射/皮下注射
接種建議
未滿2歲的兒童:共3針 (建議未滿兩歲的兒童按「香港兒童免疫接種計劃」接種肺炎球菌結合疫苗。包括在第 2個月和第4個月接受兩劑基礎接種,以及在第12個月時接種一劑加強劑) 2歲或以上:只須1針
一般情況下,只需接種1針 政府建議65歲或以上有高風險情況的長者,於接種十三價疫苗的一年後接種二十三價疫苗 (*詳情請參看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的資訊)

肺炎球菌疫苗常見問題

肺炎球菌是一種常見於呼吸道的細菌,即使健康的人士也可以是肺炎球菌的帶菌者。

肺炎球菌可經飛沫或口腔接觸直接傳播。肺炎球菌一般只會引起鼻竇炎和中耳炎,但亦有機會引致包括肺炎、敗血病和腦膜炎等嚴重疾病,發病率於五歲以下兒童和六十五歲及以上長者較高。

肺炎球菌感染一般須使用抗生素治療。肺炎球菌於人群中十分常見,由於抗生素的大量使用,近年具抗藥性的病菌逐漸增加,因此預防肺炎球菌感染比治療更為重要。肺炎球菌有超過90 種血清型,即使患上某一種血清型的肺炎球菌感染,亦未必能對其他血清型的肺炎球菌產生免疫力。

肺炎球菌疫苗於2009年納入衛生署「香港兒童免疫接種計劃」,早年曾採用7價或10價結合疫苗。自2011年起,衛生署為本港未滿兩歲之嬰兒接種13價結合疫苗,在2、4和6個月分別接種3劑基礎針,1歲後再接種一劑加強劑。1歲或以上而從未接種肺炎球菌疫苗的兒童及成人,只需接種一劑。

一般來說,無論是13價還是23價疫苗,都是安全,不過有以下幾點要留意:

  • 由於接種3次或以上23價肺炎鏈球菌多醣疫苗的安全性仍未清楚,因此疫苗可預防疾病科學委員會不建議任何人接種合共多於兩劑的23價肺炎球菌多醣疫苗
  • 在許可的情況下,應在進行脾臟切除,植入人工耳蝸、癌症療程或其他會壓抑免疫功能的療程前4至6週完成肺炎球菌疫苗接種
  • 如在接種肺炎球菌疫苗後或對該疫苗的成份(包括抗原及蛋白載體)或賦形劑出現嚴重過敏反應,則不應再接種肺炎球菌疫苗

肺炎球菌的威脅無時無刻都存在,為了健康著想,包括長者在內的高危人士,應及早打肺炎鏈球菌針,即可長遠又有效地預防肺炎球菌作惡。

十三價疫苗有效預防侵入性肺炎球菌病及肺炎球菌引致的非侵入性肺炎。另一方面,臨床研究顯示二十三 價疫苗可預防侵入性肺炎球菌病,但對於預防肺炎球菌引致的非侵入性肺炎的效能未如理想。不過,值得注意的是,二十三 價肺炎球菌多醣疫苗包含更多種血清型,理論上提供了額外的保護。

肺炎球菌疫苗已獲證實安全。接種疫苗後常見的不良反應包括接種疫苗部位可能在接種後短時間內出現輕微腫脹及疼痛,但大部分反應於兩天內會自然消退。部份人可能會出現輕微發熱、疲勞、頭痛、發冷或肌肉疼痛,而在針口位置出現嚴重的疼痛或移動手臂困難則非常罕見。

肺炎球菌會比較特別,它不是每年都需要接種的。65歲以上長者,其實只需接種一次即可,疫苗有效期是10年。還有如在短期(2年內)重覆接種肺炎球菌疫苗,身體和針口的反應可能會比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