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醫護最關「心」你
心臟病檢查
馬上開始你的專業可信的醫療服務
心臟檢查推介
全面醫護集團對應不同心臟問題症狀提供服務
提供經驗豐富的醫療團隊,顧客提供快捷及妥善之照顧。

心臟問題常見例子

心絞痛
心臟肌肉遇有缺血的情況,引致肌肉損傷或壞死,心臟會以疼痛的形式作出「投訴」,這種疼痛稱為心絞痛。

急性心肌梗塞
心肌梗塞是一種急性且非常嚴重的心臟疾病,原因在於冠狀動脈阻塞導致氧氣和養分無法輸送到它所供應的心肌細胞,造成心臟組織永久受損壞死,嚴重甚至休克或死亡。

冠心病
冠心病主要是因供應心臟血流的冠狀動脈,因為脂肪逐漸堆積而導致血管變窄或完全阻塞不通,這種情況稱為動脈粥狀硬化。
全面醫護集團心臟檢查服務
我們提供的綜合體檢計劃,除了包含關鍵的健康指標檢查外,還會評估你對各種疾病的風險程度,並尋找會導致長期健康問題的隱藏病徵。
安心計劃
提供的專業醫生透過相關檢查,可以了解你的心臟情況,後作出對應的診治方案。
心電圖紀錄心臟的電波,是一種最常用的基本心臟檢查。當心臟機能發生變化時,心電圖便會出現異常顯示,提供的心臟專科醫生會根據波形的變化,診斷及評估患者之情況。
心律不整(如心跳異常、過快或過慢等)會在任何時間發生,而且未必會持續出現。因此若想捕捉當時發生的變化,便須在身上接駁記錄儀器一段較長時間作連續性的記錄,然後加以分析及診斷。
心律不整或冠狀動脈狹窄引致心肌缺血等病變可能會於運動量增加時明顯出現。此檢查讓病人在有心電圖監察的環境下進行踏板運動,以測試心臟肌肉在活動量增加時有否缺血或心律不整的情況。
於特定的時間(24小時內)連續記錄一連串的血壓度數,以作分析及診斷客人是否患有高血壓,對診斷疑患有邊緣高血壓者最為有效。
心臟超聲波是利用高頻率聲波作多方位及多角度心臟掃瞄,從而提供心臟結構及功能資料,亦能判定心臟瓣膜移動及缺損的情況,更可利用不同顏色的光譜以顯示血流的方向及速度,是一種非創傷性及精確的檢驗方法。
一種無創傷性的檢查,此檢查能準確診斷冠狀動脈病變、鈣化及狹窄的程度,是現時診斷冠心病的主要檢查。

提供IVUS及虛擬組織綜合系統
血管內超聲波(IntravascularUltrasound, IVUS) 已成為診斷和介入心導管術中非常重要的輔助顯像方法。全面醫護集團提供之心導管X光掃描機 (Innova2100)已結合現今Volcano最先進的血管內超聲波技術,這項結合為現時全亞洲獨有的系統。
血管內超聲波(IVUS)和心導管X光掃描機之結合使醫生更能方便、快捷地使用IVUS而不用增加準備時間。此外,虛擬組織學 (VirtualHistology, VH) 亦是這項系統突破性的發展。它能清晰地分辨冠狀動脈內斑塊、鈣化等病變,準確判斷病變性質及狹窄程度,為高難度的冠心病介入治療提供了準確可靠的資訊。
常見問題
心臟病是香港常見的致命疾病,死亡率僅次於癌症及肺炎,當中以冠心病(冠狀動脈心臟病)、心律不正、心瓣膜病及心臟衰竭為香港常見的心臟疾病。
心臟檢查最基本的是心電圖!若有心悸、胸悶、胸痛等不適,可安排靜態心電圖與心臟超音波檢查,以瞭解心臟是否有心律問題、心臟肥大、瓣膜疾患、先天性心臟病、心肌梗塞等問題。
心電圖就像是檢測「心臟發出的電流」,因為心臟心跳與節律,會形成電位傳導,透過四肢與胸前各方向的導極,收集心臟發出電波,繪成心跳搏動的波形圖,以判斷是否有心律不整、傳導障礙、心肌缺氧、心肌梗塞、心肌病變等問題。
靜態心電圖僅記錄每10秒鐘心臟的狀態,有時會發生休息狀態進行檢查時可能無異常。但在走路、跑步時就會發生胸悶情況,此時就需要進一步做運動心電圖的檢查。
運動後產生的胸悶、胸痛等不適,或想發現潛在性的心臟問題,可安排運動心電圖檢查,其原理是在運動狀態下偵測心臟狀態,瞭解當心臟負荷量逐漸增加,是否有心肌缺氧的情形發生,可以將潛藏的問題具體呈現。
心肌缺氧代表心臟的血流供應不足,但有些人的血管狹窄程度不大,在靜止狀態下測心電圖,看不出心肌缺氧。只有在給予心臟壓力時,例如,跑步增加耗氧量,才能看出來,因此,受檢者必須一邊跑步,一邊記錄心電圖變化。
但在進行運動心電圖前,醫師會先評估受檢者狀況,是否適合進行檢測;進行運動心電圖時,一旦感覺負荷不了,必須馬上告訴旁邊的專業人員,停止檢查,因為進行運動心電圖時,少數人會引起嚴重的心律不整。
心臟超音波可評估心臟腔室、瓣膜等的結構狀態、心臟收縮及舒張功能,以及血流方向等。可用於診斷瓣膜性疾患如閉鎖不全、缺血性心臟病、心肌肥大、先天性心臟異常等最基本的檢查項目。
完整心臟超音波檢查包括:M型超音波心圖、雙面超音波,能檢查心臟內管腔直徑大小、收縮、舒張的功能,以及心臟瓣膜移動情況;杜卜勒超音波、彩色杜卜勒超音波心圖,能測量血流型態、方向及速度,精確診斷多項心臟疾病。
冠狀動脈鈣化定量是心臟電腦掃描(Cardiac Computed Tomography, Cardiac CT)之一,屬於非侵入性的檢查,用以檢測冠狀動脈內的鈣化情況。如果動脈內出現鈣化,就會得出鈣化指數,醫生可以此判斷動脈鈣化的嚴重程度,評估病人患上冠心病的機率,及早計劃治療/預防方案。研究顯示,冠狀動脈血管狹窄程度與鈣化程度成正比,鈣化指數越高,冠狀動脈狹窄機率越高。
心臟電腦掃描另一種檢查冠狀動脈造影,利用高速多層螺旋電腦掃描器(Multiple detector computed tomography, MDCT)掃描多張心臟及心血管的橫切面圖片,然後拼砌出一個3D心臟影像,有助醫生準確診斷早期冠狀動脈梗塞及心血管中極微量的鈣化現象,評估患者患上冠心病的風險。
進行冠狀動脈造影檢查前,醫生會透過導管將顯影劑注射到冠狀動脈的開口處,以便觀察冠狀動脈的狹窄程度,因此要由醫生臨床評估後,認為適合後才會進行。以下7類人,不適合做心臟電腦掃描:
- 心臟病家族病史
- 不明的心絞痛
- 工作繁忙及生活壓力大
- 懷疑心臟有問題,但不宜跑步的病人
- 偏肥胖人士
- 曾接受冠狀動脈手術
- 高血壓、高血脂/膽固醇、糖尿病之病患者
至於適合心臟電腦掃描的人士,則要注意以下幾點:
- 檢查前須禁食4小時
- 身上應保持乾爽,因為潮濕(如汗濕或尿濕)易導致干擾
- 不建議在檢查前做運動,因檢查必須在安靜狀態時進行。
- 應避開會干擾檢查的金屬性物品如:手錶、皮帶扣、拉鍊、裙鉤、鈕釦
- 如正服用含有Metformin(包括Glucophage及Glucovance)之糖尿病藥,須於檢查當天及後兩天暫停服用
- 如已知腎功能異常,請於檢查前兩天後兩天暫停服用
- 如有過敏或哮喘病歷,請預先通知醫護人員
- 醫生可能處方藥物減慢心跳,以助提高影像質素及減低輻射劑量
一般除非是突發性的心臟病發或有緊急需要進行手術的心臟病人,會由醫生及時治療外,相比起體檢中心或私家醫院,公位醫院的輪流時間會較長。年輕一族及自覺沒有心臟問題的人士,可能會因應不同醫院的實際情況而輪流時間亦會有所不同,但好處是費用較低,因只會收取住院費。
由於近年心臟病有年輕化的趨勢,有時心臟病是沒有症狀的,一旦病發隨時就有猝死的風險。就算是年輕一族及自覺沒有心臟問題的人士,在挑選普通身體檢查時,亦建議選擇包含靜態心電圖(靜臥心電圖)或運動心電圖的計劃。
若本身有心臟病的風險因素,例如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膽固醇),本身肥胖、有吸煙習慣,又少運動等等,即使沒有任何心臟病症狀,也屬於高危人士,建議到了一定年齡例如40歲以後,應做一次心臟檢查,特別是運動心電圖及心臟電腦掃描。若本身有心臟病家族歷史,例如父或母在較年輕時已曾患心臟病,自己也應在25歲後盡早做一次心臟檢查,並定期覆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