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友不需再害怕看醫生
腎科檢查
馬上開始你的專業可信的醫療服務
提供腎科檢查
全面醫護集團提供一般腎病診治服務,更提供腎科透析中心,為末期腎衰竭病人,包括急性及慢性腎衰竭病人提供血液透析服務。

腎病症狀

腎病症狀
- 小便起變化:變得過多或過少,夜尿頻密(腎臟不能有效調節水份);小便帶血(泌尿系統出血)或起泡(蛋白尿);小便時赤痛的感覺(尿道炎)。
- 腰痛:可能性包括結石、腎盂發炎或腫瘤等。
- 瞼腫、腳腫、氣喘、高血壓:腎臟不能排泄多餘的水份。
- 末期腎衰竭:食欲不振、作嘔、暈眩、骨痛、氣喘、腳腫、疲倦、昏迷及抽筋。
天然賦予腎臟有大量盈餘的力量,故只有當腎臟損失了超逾七成以上的功能時,才有症狀可見。這也許能解釋為甚麼對一些病者來說,腎病起初無聲無息,及症狀稍現,便已進入需要洗腎的末期階段。

慢性腎衰竭的病因
- 糖尿病:在香港也許是最常見的病因,約有五成洗腎者都患有糖尿病
- 腎盂腎炎:俗稱腎炎
- 高血壓
- 多囊性腎病:是遺傳性腎病之一種,腎臟受到多種水瘤破壞
- 結石或其他阻塞性病變
- 逆流性腎病變:因尿液逆流引致的腎損傷
- 狼瘡性腎炎

早期的慢性腎功能疾病沒有任何症狀,只能透過測試才能發現問題。醫生主要透過量血壓、化驗小便和血液樣三種檢查來作評估腎臟健康。
- 血壓:血壓過高會增加患上腎病的風險
- 尿液檢查:分析尿液中沈澱、尿蛋白、肌酸等,需要24小時尿液樣本
- 血液測試:檢驗血清肌酸、尿素氮和估計腎小球濾過率等
指數 | 檢查內容 | 正常水平 |
肌酸酐 | 肌酸酐是肌肉製造出來的廢物,醫生會將尿液樣本中的肌酸含量與血液中的肌酸含量進行比較,顯示腎臟過濾掉了多少廢物 | 女性:低於1.2
男性:低於1.4 |
血尿素氮 | 尿素氮是身體其中一種廢物,隨著食物中蛋白質的分解而成,如果水平升高代表腎臟未能有效過濾這些廢物 | 7 – 20 mg |
腎小球過濾率 | 過濾血液的速度 | 高過60 |
尿蛋白 | 如果尿液中濾出過多的白蛋白,則代表它們不能正常運作 | 90-120ml/min |
尿分析 | 分析尿液中的沈澱,如血液、膿液、細菌、糖份及蛋白質等 | 正常不會出現沈澱,如出現沈澱,代表有可能出現腎臟或膀胱感染、腎臟疾病、腎結石或糖尿病 |
血壓 | 測試血管在心臟運作時所承受的壓力 | <140/90 mmHg |
治療腎病或腎衰竭
一般來說,醫生可根據腎衰竭的成因對症下藥,通常可先改善飲食和生活習慣,減慢腎衰竭的速度,然後再輔以藥物治療。然而,若病情嚴重〈末期腎病〉,病人便需要接受透析治療或腎臟移植。
血液透析詳情
血液透析 / 血液透析過濾:急性及慢性血液透析、血液透析過濾、血漿置換
血液透析〈洗血〉利用洗腎機將病者的血液抽出,再經人工腎進行透析,清除身體內廢物、毒素及多餘的水份。病者先要接受手術,建造長期性血液透析的通路:動靜脈瘻管(俗稱:做手)或植入洗血喉管。治療時間為每星期 2 至 3 次,每次 3 至6小時。
手術後數天,造瘻的部位可能會出現輕微腫脹的現象。病人可用枕頭將造瘻的肢體托起,以幫助消腫。手術後應依照指示經常檢查造瘻脈膊或血液流動的微震感覺〈Thrill〉,如脈膊轉弱或失去微震感覺,應盡快通知相關腎科中心/醫生/護士。
留意造瘻的温度,如手部變得冰凍、麻痺或腫脹,應盡快通知相關腎科中心/醫生/護士。手術後,應觀察紗布是否有滲血或包紥過緊的現象,及隨身攜帶消毒紗布作加壓止血用。如傷口出血或發炎〈如痛、紅腫、發熱、流膿及變硬等〉,應盡快通知腎科中心。傷口上的縫合線,大約會於手術後十至十四日拆除。

血管造瘻的日常護理
- 應避免穿過緊的衣服,並於冬天時穿着保暖的衣服。
- 不可在有血管造瘻的肢體量度血壓、抽血或作靜脈穿刺。
- 洗澡應注意温度,不宜温度太熱或過冷。
- 睡覺時避免直接壓在血管造瘻的肢體上。
- 每次洗血後,用膠布覆蓋於喉管刺位直至第二天才除去。
- 避免用硬物撞擊造瘻的部位,如不慎弄傷造瘻,引致流血,應立刻以消毒紗布包紮止血及報告腎科中心。
- 每天早晚用手指檢查血管造瘻,是否有脈膊及跳動,倘若發現血管造瘻的脈膊跳動減少,請盡早聯絡腎科護士,或可直接往急症室求醫。
血液透析可能出現的併發症
- 血壓低
- 肌肉抽筋
- 噁心及嘔吐
- 頭痛
- 胸口痛包括心絞痛
- 背痛
- 發燒及發冷
- 出血傾向
腹膜透析詳情
原理是利用人體內的腹膜在體內進行血液淨化,先將一根軟管植入腹腔內,然後把透析液經軟管注入腹腔,再定時將充滿廢料的析液排出,並換入新鮮的透析液。需每天進行3至4次的交換。
一般來說,腹膜透析需每天在家中進行,須在清潔環境下小心進行,否則可以出現腹膜炎或導管出口處受感染。血液透析則需使用儀器,多在中心或醫院內進行,病者需每周進行2至3次治療,每次需3至6小時。
病人須要進行一項手術,將一條導管〈肚喉〉放入腹腔內〈俗稱肚內〉,肚喉接
上輸液管〈洗肚喉)及透析液〈洗肚水〉組成洗肚系統。透過這系統和使用無菌技術,將1至2公升的透析液注入肚內,利用腹膜的滲透作用慢慢地使體內過多的水份和廢物,例如尿毒素(UREA)和肌酸酐(CREATININE) 等,收集入腹腔內的洗肚水中,數小時後,將肚內的洗肚水引流出體外,引流完後(約 20 至 30 分鐘) ,再注入新的洗肚水入肚內。

導管及導管出口的謢理
1. 要固定導管的位置,避免屈摺或彎曲導管,同時避免拉扯導管引致皮下的保護套突出而導致傷口發炎。
2. 避免傷口受壓,如避免穿緊身衣服或褲、乘車時佩戴安全帶避免過緊、睡覺時避免傷口受壓。
3. 注意個人衛生,應每天用花灑沖涼,因浴缸污漬容易引致傷口發炎。
4. 不可游泳,因泳池的水或海水會沾污傷口。
5. 洗澡後要為導管出口進行消毒的程序,應注意是否有發炎的徵狀,例如導管出口會紅腫、肉芽、流膿或痛楚,如有以上其中的徵狀,請立即與相關腎科中心/醫生/護士聯絡。
腹膜透析的併發症
- 腹膜炎〈俗稱發肚〉– 舊水渾濁不清〈即水濁〉、肚痛、發燒〈正常體 温口探是攝氏 37℃,若 37.3℃以上是發燒,而耳探是攝氏 37.6℃,若 37.6℃以上是發燒〉。
- 積水 – 最明顯是在腳踝及面部呈現水腫現象,要注意是否有出水過少、血壓過高或體重突升的徵狀,嚴重的積水會引致呼吸困難及氣促。
- 脫水 – 早期呈現口乾及頭暈現象,應注意是否出水過多、血壓過低及體重突降,嚴重的脫水會引致皮膚鬆弛,缺乏彈性。
腎臟移植詳情
腎臟移植手術
腎臟移植成功可免除透析治療。並非每個腎病患者都適合腎臟移植。由於在移植手術後,病者須終生服用抗排斥的藥物,而這些藥物會令人體扺抗力減弱,感染的機會便會增加。
對於一些年紀太大而體質差的患者,或慢性病患者(如肺病、心臟病、氣管擴張等),感染的危險性可能會增加,減少了移植的可行性,所以必須由腎科醫生評估身體狀況,以決定是否適合換腎。此外,病者與捐腎者均須血液及組織性互相吻合,方可進行移植。
